慢性肥厚性鼻炎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缓解症状并改善病情。中医认为该病多与肺脾功能失调、气血瘀滞或湿热蕴结有关,通过辨证施治可调节体质,减轻鼻黏膜肥厚、鼻塞等表现。
中药治疗以整体调理为核心,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方剂。肺脾气虚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肺;气滞血瘀型多用通窍活血汤,配合辛夷、苍耳子等通鼻窍药材;湿热型则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清热化湿。外治法如辛夷油滴鼻、针灸迎香穴等可辅助疏通经络。临床观察显示,坚持用药能逐步缓解鼻甲肥大,减少分泌物,但需结合体质调整疗程,通常需持续1-3个月。部分患者配合鼻腔冲洗或熏蒸可增强疗效。
使用中药需注意辨证准确性,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苦寒药物损伤脾胃。孕妇或过敏体质者应谨慎用药,部分通窍药材可能引起轻微刺激。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生冷,避免烟酒刺激黏膜。若出现鼻出血、头痛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就医。重度肥厚性鼻炎合并结构异常者,中药可能仅作为辅助手段,必要时需结合西医手术干预。定期复查鼻内镜有助于评估疗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