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偏高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尤其是未及时干预时,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通常无害且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黄疸若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影响脑部发育。
黄疸偏高的危害主要与胆红素水平及持续时间相关。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当血液中浓度过高时,可能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脑组织,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吸吮力减弱或肌张力异常,严重时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永久性脑损伤,称为核黄疸。长期未控制的黄疸可能影响听力、运动功能或认知发育。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风险更高。
发现宝宝黄疸偏高时,需密切监测皮肤黄染范围及进展速度。若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进展快或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光疗、换血疗法或药物降低胆红素水平。母乳喂养的宝宝需确保摄入充足,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延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进食及排便情况。定期随访胆红素检测,尤其有溶血性疾病或家族史的高风险群体,需更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