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可能影响嗅觉,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导致嗅觉障碍。嗅觉受损通常与骨折严重程度、是否伴随周围组织损伤有关。若骨折仅局限于鼻骨且未波及筛板或嗅神经,嗅觉功能大多可保持正常。但当骨折涉及筛骨或造成鼻腔严重变形时,可能直接压迫或损伤嗅觉传导通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嗅觉减退甚至丧失。
鼻部解剖结构中,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部的嗅区黏膜。鼻骨骨折若引发严重肿胀、血肿或骨折片移位,可能阻塞鼻腔气流通道,使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区。伴随的筛骨骨折可能撕裂嗅神经纤维,而颅底骨折则可能损伤嗅觉中枢神经通路。临床数据显示,约5%-15%的严重鼻外伤患者会出现嗅觉障碍,其中部分病例在骨折复位或肿胀消退后可逐渐恢复,但完全性嗅神经损伤通常难以逆转。
就医时应明确告知医生是否有嗅觉异常,需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评估骨折范围及嗅区损伤情况。急性期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骨折碎片移位加重损伤。嗅觉恢复期可进行气味刺激训练,但需警惕伴随头痛、脑脊液漏等颅底损伤症状。若嗅觉丧失持续3个月以上,需考虑神经康复治疗或嗅觉功能代偿训练。日常防护中,运动时佩戴面部护具可有效降低鼻部外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