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通常无法自愈,需要医学干预才能有效缓解或消除症状。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的良性增生组织,生长缓慢但会逐渐增大,可能堵塞鼻腔、影响呼吸,甚至引发头痛、嗅觉减退等问题。单纯依靠身体自行恢复的可能性极低,尤其是已经形成明显肿物的情况下。
鼻息肉的形成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长期炎症刺激导致黏膜水肿、增生。早期较小的息肉可能通过规范使用鼻喷激素、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缩小或稳定,但完全消失的情况较少。若息肉体积较大或伴随鼻窦炎,药物效果有限,通常需要内镜手术切除。术后仍需长期用药和定期复查,避免复发。部分患者因体质因素或未控制原发病,可能出现多次复发。
日常需警惕持续鼻塞、流脓涕、嗅觉下降等症状,尽早就诊明确诊断。避免自行使用减充血剂如鼻喷剂,长期滥用可能加重黏膜损伤。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减少接触过敏原,哮喘患者需同步控制呼吸道炎症。术后护理尤为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冲洗鼻腔、用药,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能刺激黏膜,应尽量规避。合并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病时,需多学科协作管理,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