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核心目标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缓解炎症并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主要手段包括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部分晚期患者可能需肝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是核心措施,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需联合熊去氧胆酸或奥贝胆酸改善胆汁淤积。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自身抗体水平,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剂量。对于合并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的病例,需针对性处理并发症,如腹水或食管静脉曲张。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肝病或药物控制无效者,术后仍需长期随访以防止复发。
治疗期间需严格避免肝毒性物质,包括酒精、部分中草药及非必要药物。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建议高蛋白、低脂饮食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妊娠期患者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部分免疫抑制剂可能致畸。疫苗接种应避开免疫抑制高峰期,优先接种甲肝、乙肝等疫苗。警惕药物副作用,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或糖尿病,需提前预防。病情稳定后仍需终身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