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有一方患有过敏性鼻炎,子女患病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若双方均有过敏史,子女患病风险更高。遗传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模式,导致特定抗体如IgE过度产生,从而引发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除家族遗传外,环境中的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暴露是重要诱因。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强鼻腔黏膜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或削弱免疫调节功能。例如,位于染色体5q31-33区域的基因簇与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可能增加过敏风险。表观遗传学孕期母亲接触烟草或空气污染物可能通过DNA甲基化修饰影响后代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诊断过敏性鼻炎需结合家族史、症状特点及过敏原检测,避免误诊为普通鼻炎。日常需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如使用防螨寝具、保持室内通风。药物治疗以鼻用激素和抗组胺药为主,严重者可考虑脱敏治疗。即使存在遗传风险,通过母乳喂养、早期接触多样化微生物环境如农场环境可能降低发病概率。患者应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以防药物性鼻炎。定期随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