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退热栓和退烧药的副作用大小取决于具体药物成分、剂量及使用方式,通常两者在合理使用下副作用可控,但栓剂可能对局部黏膜产生刺激,口服药则可能影响胃肠道。
退热栓和口服退烧药的主要成分多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两者均通过肝脏代谢,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肝损伤或肾功能异常。栓剂通过直肠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首过效应,适合呕吐或无法口服的患儿,但可能引起肛门不适或腹泻。口服退烧药则需经胃肠吸收,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恶心、腹痛,长期空腹服用风险更高。口服药物剂量易控,而栓剂因规格固定,拆分可能影响准确性,增加用药风险。
使用退热栓或退烧药时,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避免重复用药。栓剂使用前需清洁肛门,避免残留药物刺激;口服药建议餐后服用,减轻胃肠负担。两者均不可超量使用,24小时内对乙酰氨基酚不超过4次,布洛芬不超过3次。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注意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退热仅为对症治疗,需结合病因处理,避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