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鼻出血的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血压测量。具体分析如下:
1.前鼻镜检查:通过专用器械观察鼻腔前部结构,判断出血点位置及黏膜损伤程度。重点检查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查看有无血管扩张或活动性出血。操作需轻柔避免二次损伤,光线不足时可借助头灯辅助照明。
2.鼻内镜检查:使用纤维内镜深入鼻腔后部及鼻咽部,清晰显示隐蔽出血灶。尤其适用于前鼻镜无法定位的深部出血,可发现血管瘤、黏膜撕裂等病变。检查前需局部麻醉减轻不适,过程中注意动作精准减少黏膜摩擦。
3.影像学检查:CT或X线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鼻骨骨折、颅底损伤等严重创伤。CT能三维重建鼻腔结构,明确骨折线走向及血肿范围;X线侧重筛查整体骨骼形态。选择依据伤情严重程度,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4.血液学检查: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排除凝血障碍或贫血加重出血。需关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等指标,结果异常提示需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5.血压测量:急性出血期监测血压变化,高血压可能加剧出血或导致再出血。反复测量对比基线值,收缩压持续升高需考虑药物干预,同时评估是否合并休克等血流动力学异常。
创伤性鼻出血处理中需保持镇静,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出血时头部稍前倾防止血液倒流,冷敷鼻梁可收缩血管。频繁出血或检查发现严重损伤应及时就医,长期高血压或凝血异常患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