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对婴幼儿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但多数较轻微且可控。雾化通过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起效,适合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但药物成分或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反应。
雾化常见副作用包括口腔或咽喉刺激,表现为咳嗽、声音嘶哑,与药物沉积或雾化速度过快有关。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面部或皮肤过敏反应,如红斑、瘙痒,多由药物过敏导致。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类雾化药物可能影响口腔黏膜,增加鹅口疮风险,或暂时抑制肾上腺功能。支气管扩张剂类药物可能引起心率加快、手抖等短暂反应。雾化设备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交叉感染,而哭闹挣扎可能导致药物吸入不足,影响疗效。
使用雾化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频次,激素类药物雾化后需清水漱口或擦拭口腔。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面罩尺寸,确保贴合面部以减少药物刺激眼睛或皮肤。雾化前后避免进食过饱,防止呕吐或呛咳。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加重,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定期清洁雾化器,避免细菌滋生。若婴幼儿抗拒严重,可尝试在睡眠时操作或通过安抚分散注意力。总体而言,合理规范使用雾化治疗利大于弊,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但需重视操作细节与后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