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确实可能导致耳朵出现嗡嗡响的症状。耳道内耵聍过多或堵塞时,可能压迫鼓膜或影响声音传导,从而引发耳鸣或耳闷感。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耵聍质地较硬或位置较深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腺体分泌的正常物质,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咀嚼、说话等动作自然排出。但当分泌过多或清理不当时,可能形成栓塞,阻塞耳道。此时,外界声音传入受阻,耳内可能产生异常回声或嗡嗡声。耵聍接触鼓膜时,可能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引发耳鸣。部分人群因耳道狭窄或使用棉签不当,更容易出现耵聍堆积问题。
出现耳鸣症状时,不建议自行掏耳,以免将耵聍推得更深或损伤耳道。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或冲洗法安全清除。若伴随听力下降、疼痛或眩晕,需排除其他耳部疾病。日常避免频繁掏耳,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保持耳道干燥,可降低耵聍栓塞风险。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毛巾轻拭耳廓,避免水分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