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需注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用力擤鼻、减少噪音刺激、禁止自行掏耳、及时就医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耳道进水:耳膜穿孔后外耳道与中耳直接相通,水进入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炎症。洗头洗澡时可用棉球蘸凡士林堵塞外耳道,游泳需佩戴专业耳塞。保持耳部干燥能降低细菌滋生风险,若意外进水应倾斜头部促使液体流出,切勿用尖锐物品吸水。
2.防止用力擤鼻:擤鼻时鼻腔压力骤增可能通过咽鼓管传导至中耳,导致穿孔扩大或影响愈合。应单侧交替轻擤,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感冒或鼻窦炎期间更需控制力度,避免分泌物逆行感染中耳腔。
3.减少噪音刺激:穿孔后声音直接冲击内耳易损伤毛细胞,引发耳鸣或听力下降。远离嘈杂环境,暂缓使用耳机,必要时佩戴降噪耳罩。突发强噪音需立即掩耳保护,持续暴露可能造成不可逆听力损害。
4.禁止自行掏耳:耳道皮肤破损或工具污染可能引发外耳道炎,甚至触碰穿孔边缘导致二次损伤。耵聍应由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日常仅用湿毛巾清洁耳廓。瘙痒或异物感应就医处理,避免习惯性掏挖。
5.及时就医复查:穿孔大小及愈合情况需定期检查,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或建议手术修补。未规范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穿孔,伴随反复流脓或传导性耳聋。突发剧烈疼痛、眩晕或脓液带血需立即就诊。
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少辛辣,减少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乘坐飞机或潜水前应咨询医生,气压变化可能加重不适。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