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需要做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听力测试、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耳镜检查:通过耳镜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及鼓膜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红肿、分泌物、糜烂或异物。耳镜检查能明确炎症的范围和程度,帮助区分真菌性或细菌性感染,同时排除外耳道肿瘤或湿疹等疾病。检查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疼痛或损伤。
2.分泌物培养:取外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及药物敏感性。该方法能指导精准用药,尤其对反复发作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尤为重要。培养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避免盲目依赖实验室数据。
3.听力测试:通过纯音测听或声导抗检查评估听力是否受损。外耳道炎可能因肿胀或分泌物阻塞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测试可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累及中耳。听力恢复情况可作为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之一。
4.血常规检查:检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存在全身性感染或炎症反应。血常规结果可辅助鉴别严重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但单纯外耳道炎通常血象变化不明显。
5.影像学检查:对疑似合并骨髓炎、中耳炎或颅内并发症者,需行颞骨CT或MRI检查。影像学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软组织脓肿或颅内扩散,为手术干预提供依据。普通外耳道炎通常无需此项检查。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自行掏耳。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按医嘱规范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