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经闭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症名称,指因血液运行不畅、瘀滞胞宫导致的月经闭止不行。该病症的核心病机为气血瘀阻,胞脉不通,经血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月经数月不至,常伴有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典型体征。
血瘀经闭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外感寒邪、情志不畅、产后或手术创伤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寒邪客于胞宫,血液凝滞成瘀;长期抑郁或暴怒伤肝,肝气郁结则血行迟滞;堕胎、剖宫产等操作不当也可能损伤冲任二脉,使瘀血内停。临床常见症状除闭经外,还包括面色晦暗、肌肤甲错、经前乳房胀痛,部分患者可能触及下腹硬块。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调冲任为主,常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配合针灸三阴交、血海等穴位以疏通经络。
血瘀经闭需与妊娠、卵巢早衰等器质性疾病鉴别,避免误诊误治。患者应避免生冷饮食及情绪波动,以防加重气血瘀滞。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及瘀血体征变化。若长期闭经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不孕、癥瘕子宫肌瘤等等并发症。现代医学检查如B超、性激素检测可辅助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疗效。日常可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