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治疗腺性膀胱炎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完全根治。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能够缓解症状、改善体质,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稳定效果。腺性膀胱炎属于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稳妥,单纯依赖中医可能无法彻底解决病理改变。
中医认为腺性膀胱炎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或脾肾两虚有关。治疗上常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或补益脾肾的方剂,如八正散、桃红四物汤或六味地黄丸等。针灸、艾灸等外治法也可辅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尿频、尿痛等症状。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患者通过长期中药调理,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减轻,但病理学上的腺体增生通常难以完全逆转。需注意,中医疗效因人而异,与病程长短、体质差异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定期复查膀胱镜或尿动力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血尿加重或排尿困难,需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中医调理周期较长,患者需保持耐心,同时可结合西医抗炎或手术干预。注意区分腺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避免误诊误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度运动,避免久坐,有助于提升整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