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需要检查尿液颜色与透明度、尿比重与渗透压、尿常规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量。具体分析如下:
1.尿液颜色与透明度:正常尿液呈淡黄色且透明,颜色深浅与饮水量及代谢产物浓度相关。透明度反映尿液中是否存在悬浮物,浑浊尿液可能提示结晶、细胞或微生物存在。颜色异常如红色可能源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酱油色可能为胆红素升高,乳白色可能因乳糜尿或脓尿导致。
2.尿比重与渗透压:尿比重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正常值为1.015-1.025,过高可能提示脱水或糖尿病,过低可能为肾功能减退。渗透压直接体现溶质浓度,与尿比重协同评估肾小管功能,异常值需结合临床判断水电解质平衡状态。
3.尿常规化学分析:通过试纸条检测尿液pH值、葡萄糖、酮体、胆红素等指标。pH值反映酸碱平衡,葡萄糖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酮体升高见于饥饿或代谢异常,胆红素阳性需警惕肝胆疾病。该检查快速筛查代谢及泌尿系统异常。
4.尿沉渣镜检:离心后观察沉淀物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结晶。红细胞增多可能为肾炎或结石,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管型出现反映肾实质损伤。结晶类型可辅助判断结石风险或代谢障碍。
5.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评估蛋白质流失程度。正常尿蛋白<150mg/24h,超标可能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肾脏病变程度。
尿检前需清洁外阴避免污染,留取中段尿提高准确性。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高蛋白饮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留取24小时尿液需准确记录时间并冷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