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乙肝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黄疸。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乙肝病毒感染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全身疲乏无力。早期表现为轻微疲倦,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持续性疲劳,影响日常活动。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但体温通常不超过38℃。
2.食欲减退:肝脏分泌胆汁减少,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常出现厌食、尤其是油腻食物。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严重时引发营养不良。口腔异味或口干也是常见伴随症状。
3.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导致毒素代谢障碍,刺激胃肠道神经反射。晨起或进食后症状加重,可能伴随腹胀或腹泻。部分患者误以为是肠胃炎,延误就医。
4.肝区疼痛:肝脏炎症引发肝包膜牵张,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钝痛,按压时加重。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活动或深呼吸时更明显。少数患者出现肝区叩击痛。
5.黄疸: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黄疸出现通常提示病情加重,可能伴随皮肤瘙痒。新生儿乙肝感染需警惕核黄疸风险。
乙肝症状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表现。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完善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测。接触乙肝患者需做好防护措施,新生儿接种疫苗是关键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