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尿道损伤症状有排尿困难、尿道出血、会阴部疼痛肿胀、尿潴留、尿液外渗。具体分析如下:
1.排尿困难:后尿道损伤可能导致尿道狭窄或完全阻塞,尿液排出受阻,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变细或中断,严重时无法排尿。损伤后局部水肿或血肿压迫尿道,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需及时处理以避免肾功能损害。
2.尿道出血:后尿道损伤常伴随尿道黏膜或深层组织破裂,血液从尿道口流出,可能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量因损伤程度而异,轻微损伤仅表现为点滴出血,严重损伤可能出现持续性出血甚至休克。
3.会阴部疼痛肿胀:损伤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和血肿形成,导致会阴部明显疼痛和肿胀,触诊时压痛显著。肿胀可能扩散至阴囊或下腹部,影响行走和坐卧,需警惕感染风险。
4.尿潴留:后尿道完全断裂或严重狭窄时,膀胱无法排空尿液,表现为下腹胀痛、膀胱区膨隆。长期尿潴留可能引发尿路感染或膀胱功能受损,需导尿或手术解除梗阻。
5.尿液外渗:尿道破裂后尿液渗入周围组织,如会阴、阴囊或腹膜后间隙,引起局部肿胀、皮肤发红和发热。外渗尿液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脓肿或蜂窝织炎,需紧急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治疗。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尿道造影,治疗方案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导尿、手术修复或引流。康复期间限制剧烈活动,保持局部清洁,定期复查尿道通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