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叶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苦竹叶性寒,归肺、胃经,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功效,适合热证引起的多种不适。
苦竹叶含有黄酮类、多糖等活性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体内热毒。对于风热感冒初期出现的头痛、咳嗽,用苦竹叶煎水代茶饮可辅助退热。其利尿作用有助于改善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短赤或水肿。民间也用于辅助调理轻度皮肤疮疡,外敷可缓解红肿热痛。现代苦竹叶提取物对部分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疗效仍需更多验证。
使用苦竹叶需注意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或腹痛。孕妇、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新鲜苦竹叶需彻底清洗,避免农药残留;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伤及脾胃阳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苦竹叶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严重感染或慢性疾病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