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是指因饮食不当导致食物滞留胃肠,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常见症状包括腹胀、拒食、哭闹不安、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部分婴儿可能出现低热或睡眠不稳。积食多因喂养过量、食物不易消化或进食过快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防引发营养不良或呼吸道感染。
积食治疗以调整饮食和促进消化为主。减少单次喂养量,延长间隔时间,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粥类,暂停添加新辅食。轻柔按摩腹部顺时针绕脐可促进肠蠕动,或遵医嘱服用益生菌、消化酶制剂。若伴随发热或频繁呕吐,需就医排除感染。中医采用消食导滞法,如焦三仙山楂、麦芽、神曲煎水饮用,但需专业医师指导剂量。
预防积食需规律喂养,避免强迫进食或睡前喂食过饱。注意食物性状与月龄匹配,如初期辅食应细腻少渣。哺乳期母亲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高糖摄入。观察婴儿排便及情绪变化,积食症状持续超24小时或加重时,需及时就诊。切忌自行使用泻药或偏方,以免损伤胃肠功能。保持适度活动,如俯卧、翻身等,有助于消化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