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两个月的宝宝不会走路属于正常现象,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通常婴幼儿在9-18个月间完成独走,个体差异较大,与肌肉力量、平衡感或性格特点相关。若宝宝能扶站、扶走或表现出移动意愿,说明发育进程基本正常。
独走需要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和前庭系统共同成熟。部分宝宝因体重偏重、性格谨慎或缺少练习机会而稍晚迈步。可观察是否存在其他发育里程碑延迟,如无法扶站、对移动无兴趣或语言社交明显落后。日常可通过游戏引导,如推助步车、蹲起取玩具,或在安全环境中鼓励扶家具移动。避免使用学步车,可能影响足弓发育并增加意外风险。定期记录宝宝进步,多数滞后2-3个月会自然赶上。
需警惕病理性情况,如持续脚尖着地、下肢僵硬或肌张力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脑瘫、肌病等。早产儿需按矫正月龄评估。若18个月仍无法独走,建议转诊儿科或康复科。注意居家安全,移除尖锐物品,铺设防滑垫。避免强迫练习或过度比较,每个宝宝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定期体检时与医生沟通进展,必要时通过专业评估制定干预方案。保持耐心,多数情况下给予适当引导和等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