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非所有携带者都需要立即药物干预。核心在于定期监测、科学管理和必要时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若肝功能持续正常且无显著肝脏炎症或纤维化,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但需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超声和肝脏弹性检测等。若出现转氨酶升高、病毒活跃复制或肝纤维化迹象,则需启动抗病毒治疗。目前一线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有效抑制病毒,降低肝癌和肝硬化风险。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尝试干扰素治疗,追求临床治愈。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或耐药。日常需戒酒、避免熬夜及肝毒性药物,保持清淡饮食。接种乙肝疫苗对未感染者有预防作用,但携带者无需重复接种。心理上需正确认识乙肝,避免过度焦虑,同时注意防护避免传染他人。定期随访是关键,即使病情稳定也不可忽视复查。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