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性鼻炎需进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过敏原检测、鼻分泌物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鼻内镜检查:通过软性内窥镜直接观察鼻腔内部结构,检查鼻甲是否肥大、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是否存在息肉或分泌物潴留。该检查能直观判断鼻腔病变范围及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操作过程无创,但可能引起轻微不适。
2.鼻窦CT扫描:利用断层成像技术显示鼻窦及鼻腔的解剖细节,明确是否存在鼻窦炎、骨质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对鉴别单纯性鼻炎与鼻窦炎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保持静止,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
3.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筛查引发鼻炎的过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或动物皮屑。阳性结果可指导避免接触或脱敏治疗。检测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以免干扰结果。
4.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采集鼻腔分泌物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分析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感染性鼻炎。操作简单快捷,但需多次取样以提高准确性。
5.血常规检查: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常提示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伴随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检查前避免用力擤鼻或使用鼻腔药物。部分项目需空腹或停用特定药物。孕妇及儿童需告知医生调整检查方案。结果解读需由专业医师结合临床症状进行,避免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