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可能引起发烧。腺样体作为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反复感染或炎症刺激下可能增生肥大,阻塞呼吸道并成为病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激活,引发发热反应。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因素相关。肥大的腺样体不仅阻碍鼻腔通气,其表面凹陷的隐窝容易滞留病原微生物,形成慢性感染灶。当细菌或病毒繁殖时,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表现为发热。腺样体肥大可能合并急性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发热风险。部分患者出现长期低热,可能与慢性炎症持续刺激有关。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发热需与普通感冒、流感等鉴别。若发热反复出现或持续超过72小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鼻咽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或手术切除。日常需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免疫力以减少感染机会。儿童患者若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发育迟缓等症状,即使无发热也需积极干预,防止长期缺氧影响认知和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