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类型和严重程度。部分轻微的外耳炎或中耳炎可能自行缓解,尤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细菌感染或慢性耳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无法完全依赖自愈。
外耳炎如游泳耳和中耳炎是常见类型。外耳炎若由轻微刺激或短暂进水引起,保持耳道干燥后可能逐渐好转。中耳炎中,部分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或病毒性感染,积液可能自行吸收。但细菌性感染常伴随剧烈疼痛、发热或听力下降,需抗生素治疗。拖延处理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听力损伤或感染扩散。
注意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以免加重损伤。游泳或洗澡后应及时擦干外耳道。出现持续疼痛、流脓、头晕或发热时,务必就医。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若频繁抓耳、哭闹或反应迟钝,需警惕中耳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耳炎康复更需谨慎。预防上,减少感冒、控制过敏原及避免耳道异物有助于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