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具有传染性的乙肝感染者体内病毒活跃,血液中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高,尤其是HBeAg阳性时传染性较强。无症状携带者若病毒复制活跃,同样具备传播风险。
乙肝传染性取决于病毒复制状态。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活动期,病毒大量复制,传染性强。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时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无防护性行为也可能导致传播。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传染,因病毒不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但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若含病毒,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可能引发感染。
预防乙肝传播需接种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性接触时使用安全套。感染者应定期监测HBVDNA和肝功能,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传染性。医务人员接触血液或体液时需严格防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科学认识传播途径,减少歧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