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将中药煎剂通过肛门灌注保留在肠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外治法,适用于盆腔炎、肠炎、前列腺疾病等多种病症。该方法通过肠道黏膜直接吸收药物,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实施中药保留灌肠需注意操作规范与细节。药液温度控制在38-40℃,避免过烫或过凉刺激肠道。灌肠前需排空二便,减少腹压干扰。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导管插入深度约15-20cm,缓慢注入药液。灌注后建议保持卧位30分钟以上,以延长药物保留时间。药液浓度和剂量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消毒器具防止感染,肛管涂抹润滑剂减少黏膜损伤。严重痔疮、肠穿孔或术后患者慎用。灌注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便意,属正常反应,若腹痛剧烈需立即停止并就医。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疗效。治疗期间观察排便情况及症状变化,及时反馈给医师调整方案。孕妇、经期女性及过敏体质者需谨慎评估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