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源自犀牛的胆囊结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等症。作为名贵药材,犀牛黄在中医典籍中被列为凉开三宝之一,尤其适用于热病引起的神志异常或痰热壅盛之证。
犀牛黄的形成与犀牛体内胆汁沉积有关,需多年积累方可成药。其性味苦凉,归心、肝经,主要成分包括胆酸、胆红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中医理论认为,犀牛黄能清心豁痰,凉肝息风,对热毒或痰浊蒙蔽心窍导致的谵妄、惊痫有显著疗效。经典方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均以其为主药,用于急症抢救。现代研究亦证实其具有抗炎、镇静、抗惊厥作用,但因犀牛为濒危保护动物,现已严格限制使用。
使用犀牛黄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因资源稀缺,临床多以人工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替代。孕妇、体虚寒证者禁用,避免与含川乌、草乌的药物同用。购买时需辨明真伪,伪品可能掺杂树脂或染色物质。目前国际公约禁止犀牛制品交易,中医界提倡使用替代药材以减少生态影响。若需使用,应选择合法渠道并确保符合伦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