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卵泡直径达到18-25毫米时通常被认为成熟,此时具备排卵能力。卵泡发育成熟是受孕的关键前提,成熟卵泡在超声下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而清晰,内部透声良好,卵丘结构可见。这一生理过程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精密调控,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协同作用促使卵泡最终成熟。
卵泡发育经历原始卵泡、窦前卵泡、窦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整个过程约需85天,但最后15天即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最为关键。随着雌激素水平上升,优势卵泡每日增长1-3毫米,排卵前24-36小时会出现LH峰,触发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成熟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后形成黄体,若未受孕则黄体在14天后退化。临床通过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结合血清雌激素、LH水平评估卵泡质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卵泡发育障碍,表现为卵泡停滞在小窦卵泡阶段或未成熟排卵。
监测卵泡需在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每1-3天复查超声。过度关注卵泡大小可能造成焦虑,实际受孕能力还涉及输卵管通畅度、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因素。促排卵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饮食中补充维生素E、辅酶Q10可能辅助卵泡发育,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异常情况如卵泡持续未破裂LUFS或过早黄素化需及时就医,35岁以上女性更应关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对卵泡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