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性脊椎炎常见症状包括腰部或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神经压迫症状、晨起或久坐后症状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腰部或颈部僵硬疼痛:疼痛多出现在脊椎受累节段,早期为间歇性钝痛,随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晨起时僵硬感明显,活动后稍缓解,寒冷或劳累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肩部、臀部或下肢放射,但无明确神经根分布特征。
2.活动受限:脊椎关节增生及周围软组织粘连导致屈伸、旋转功能下降。腰椎受累时前弯、侧弯困难,颈椎病变则影响抬头、转头。严重者日常动作如穿衣、弯腰受限,但被动活动范围通常大于主动活动。
3.局部压痛:病变椎体棘突或椎旁肌肉存在明显压痛点,叩击时可能诱发深部疼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脊椎中下段,可能伴肌肉痉挛,触诊可发现软组织增厚或结节样改变。
4.神经压迫症状:骨赘或肥厚韧带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无力。腰椎病变常见坐骨神经痛样表现,颈椎病变可引发上肢放射痛,但感觉异常区域常不符合典型神经节段分布。
5.晨起或久坐后症状加重:静止后关节液黏稠度增加,软骨受压时间延长,导致晨起时僵硬持续30分钟以上。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加重椎间盘压力,需缓慢活动才能逐步缓解。
症状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选择硬板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镇痛手段,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定期进行低强度脊椎伸展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需均衡,控制体重减轻脊椎负荷。出现肢体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