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喉镜检查可以观察到会厌及舌面、勺状软骨及梨状窝、声带及室带、喉室及声门下区、咽后壁及侧壁。具体分析如下:
1.会厌及舌面:会厌位于喉部入口,呈叶片状结构,检查时可清晰看到其表面黏膜色泽、有无肿胀或溃疡。舌面指会厌靠近舌根的一面,此处若存在异常增生或分泌物附着,可能影响吞咽功能。间接喉镜通过反射光线可充分显露该区域,便于观察形态变化。
2.勺状软骨及梨状窝:勺状软骨位于喉腔后部,参与声带开闭运动,检查时需注意其活动是否对称。梨状窝是喉咽两侧的凹陷区域,易滞留异物或分泌物,黏膜充血或新生物常在此处显现。间接喉镜需调整角度才能完整观察该部位结构。
3.声带及室带:声带是发声的核心结构,检查时需观察其颜色、边缘是否光滑及闭合状态。室带位于声带上方,黏膜较厚,正常情况下呈淡红色。间接喉镜可动态观察声带振动情况,但需患者配合发长音以评估功能。
4.喉室及声门下区:喉室为声带与室带之间的潜在间隙,深度较浅,黏膜病变易被忽略。声门下区连接气管,儿童狭窄易发生水肿,成人需注意有无狭窄或肿物。间接喉镜对该区域显露有限,必要时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5.咽后壁及侧壁:咽后壁黏膜光滑,淋巴组织丰富,检查时注意有无隆起或脓性分泌物。侧壁包含咽鼓管咽口,与中耳相通,黏膜异常可能影响耳部功能。间接喉镜需多角度调整以全面观察咽部形态。
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以上,避免呕吐导致误吸。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触碰舌根引发恶心反射。若患者配合困难或视野不清,可考虑表面麻醉或改用其他检查方式。检查后30分钟内勿进食饮水,防止呛咳。结果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