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泻下、逐水、祛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便秘、水肿、痰饮等病症。巴豆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巴豆油,能强烈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但需谨慎使用,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巴豆在中医临床中主要用于寒积便秘、腹水胀满等实证。其泻下作用迅猛,适合体质壮实者短期使用。巴豆炮制后毒性降低,可制成巴豆霜入药。外用可治疗疮疡脓成未溃,通过其腐蚀性促进排脓。现代巴豆提取物有一定抗肿瘤活性,但尚处于实验阶段。需注意巴豆与牵牛子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可盲目合用。孕妇、体弱者及胃肠溃疡患者绝对禁用,以免引发剧烈腹泻或消化道损伤。
使用巴豆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生巴豆毒性极强,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操作时需戴手套。服药后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或脱水时需立即就医。传统用法中常将巴豆与粳米同炒至焦黄后去油,可减缓刺激性。贮藏时应置于儿童无法接触处,避免误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中药材市场购买的巴豆须辨明真伪,防止误用伪品引发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