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疼需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缓解不适。常见诱因包括中耳炎、外耳道感染、耳垢堵塞或感冒引起的咽鼓管功能异常。若伴随发热、哭闹不安或耳道流脓,需尽快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
耳朵疼痛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中耳炎多见于婴幼儿,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感冒后易引发积液和炎症。可用温热毛巾敷耳周缓解胀痛,但避免直接掏挖耳道。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需严格按疗程使用。外耳道炎常因进水或抓挠导致,保持耳部干燥尤为重要。耳垢过多时,建议由专业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硬质耳勺可能损伤鼓膜。
注意观察宝宝是否频繁抓耳、拒奶或睡眠不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疼痛加剧。避免让宝宝躺着喝奶,防止液体逆流至中耳。游泳或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但勿长期堵塞耳道。切忌自行用偏方如酒精滴耳,可能刺激黏膜。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高烧39℃以上,需急诊处理。就医前可临时服用适宜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止痛,但需核对年龄体重标准。日常预防需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