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后一个月进行尿管扩张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缓解尿道狭窄或粘连,恢复排尿功能。该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通过插入特定型号的扩张器逐步撑开狭窄部位,改善尿流动力学。术后需结合抗感染治疗与定期复查,确保尿道通畅性。
尿管扩张的适应症包括外伤、医源性损伤或炎症导致的尿道狭窄。术前需通过尿道造影或超声评估狭窄位置与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操作中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假道形成或二次损伤。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尿痛或尿频,通常1-3天缓解。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出血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部分患者需多次扩张或联合内镜下尿道切开术,长期效果取决于损伤程度与术后护理。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预防感染,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刺激。避免剧烈运动或骑跨动作,防止伤口撕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酒精。定期随访尿道功能,必要时进行尿流率检查。心理上需保持耐心,尿道修复常需数月甚至更久。合并糖尿病或免疫低下者需加强监测,警惕感染风险。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扩张参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需了解疾病进展,避免延误复诊或自行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