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肌酶升高可能提示心肌损伤或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乏力、胸闷、心慌、食欲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晕厥。部分患儿伴随低热、呕吐或腹痛,症状易与感冒或肠胃炎混淆,需结合临床检查判断。
心肌酶升高常见于心肌炎、心肌缺血或代谢性疾病。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是儿童心肌炎的主因,心肌细胞破坏后释放酶类至血液。轻度升高可能仅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剧烈运动后气喘加重;中度以上损伤易引发心律不齐,听诊可闻心音低钝或奔马律。婴幼儿症状更隐匿,可能仅表现为拒奶、多汗或体重不增。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动态酶谱监测评估病情进展。
发现心肌酶异常需立即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避免自行使用营养心肌药物,需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急性期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警惕心力衰竭征兆如咳粉红色泡沫痰、下肢水肿。恢复期定期复查心肌酶及心功能,3-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预防重点在于及时治疗呼吸道/肠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可降低部分病因风险。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持续酶高需排查遗传代谢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