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形肾的超声检查结果可见两肾下极在中线处融合、肾盂位置异常且朝向前方、肾轴方向改变呈倒八字形、肾实质回声均匀或轻度异常、可伴有肾积水或结石。具体分析如下:
1.两肾下极在中线处融合:超声图像显示双侧肾脏下极通过峡部组织相连,峡部通常位于腹主动脉前方。融合部分可为实质性组织或纤维结缔组织,横切面呈马蹄形特征。峡部厚度差异较大,部分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显示不清,需多切面扫查确认。
2.肾盂位置异常且朝向前方:由于肾脏旋转不全,肾盂未能正常朝向内侧,超声可见肾盂及输尿管开口位置前移。肾盂形态可能因受压变形,长轴切面显示输尿管从肾盂前外侧延伸,易导致尿液引流不畅。
3.肾轴方向改变呈倒八字形:正常肾轴为外上至内下,马蹄形肾因下极融合使肾轴变为外下至内上,冠状切面显示双肾长轴在盆腔上方呈V形排列。此种变异可影响肾脏体表投影位置判断。
4.肾实质回声均匀或轻度异常:多数病例肾皮质与髓质分界清晰,回声强度与正常肾无异。部分可见局部皮质变薄或回声增强,可能与反复感染或血管异常有关,但通常无特异性改变。
5.可伴有肾积水或结石:输尿管跨越峡部时易成角扭曲,超声可见肾盂扩张或输尿管上段增宽。合并结石时可见强回声伴声影,多位于肾盂或输尿管连接部,与尿流动力学异常相关。
超声检查时需充分暴露腹部,避免肠道气体干扰峡部观察。检查前饮水充盈膀胱有助于显示输尿管走行。若发现马蹄形肾,应详细评估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异常。图像存疑时建议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