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尿常规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及红细胞形态是否异常。溶血性贫血常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可能增大或正常,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或球形红细胞。
2.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活跃程度。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通常超过正常值的2-3倍,提示红细胞破坏加速后骨髓的补偿反应。
3.胆红素测定:溶血过程中大量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代谢为非结合胆红素,导致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附着抗体或补体,是诊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依据。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
5.尿常规检查:溶血时血红蛋白经肾脏排泄,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或尿胆原增加。尿液颜色加深或呈酱油色,尿隐血试验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提示血管内溶血的可能。
检查前需空腹,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影响结果准确性。部分项目如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女性生理期可能干扰尿常规结果,建议避开相关时段。检查后及时咨询医生,根据结果制定后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