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汗是指非正常生理状态下出现的异常出汗现象,通常与体质虚弱、疾病或生理机能失调有关。这种出汗不受外界温度或运动影响,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生,尤其是夜间睡眠时明显,中医认为与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虚汗的形成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从中医角度看,卫气不固、阴虚火旺或阳气亏虚均可导致腠理不固,津液外泄。现代医学则将其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糖尿病联系起来。部分药物副作用、术后体虚或长期精神紧张也可能诱发虚汗。症状轻者仅表现为局部潮湿,重者可能出现大汗淋漓并伴随心悸、乏力等全身症状。
辨别虚汗需结合具体表现与诱因。若伴随持续消瘦、低热需排查结核或肿瘤;更年期女性潮热多汗应关注激素水平;糖尿病患者夜间出汗需警惕低血糖。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透气衣物,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中医调理常采用益气固表或滋阴降火法,如黄芪、浮小麦等药材,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止汗药物掩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