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烧药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中成药柴胡口服液、小儿退热栓、羚羊角粉。具体分析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退烧药物,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退烧效果温和,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需注意剂量控制,过量可能引起肝损伤。服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布洛芬: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具有退烧和镇痛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炎症介质生成,退烧效果较强。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间隔6-8小时。
3.中成药柴胡口服液:柴胡口服液以柴胡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表退热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退烧作用较缓慢。需辨证使用,风寒感冒不宜服用。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停药后可缓解。
4.小儿退热栓:小儿退热栓为直肠给药,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适用于口服困难或呕吐的患儿,吸收快且减少胃肠刺激。使用前需清洁肛门,避免多次使用导致黏膜损伤。
5.羚羊角粉:羚羊角粉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高热惊厥的辅助治疗,需配合其他退烧药物使用。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过量可能引起腹泻或过敏反应。
退烧药物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剂型与剂量。服药期间多补充水分,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伴有精神萎靡、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同退烧药物避免混用,服药后体温未降需间隔足够时间再追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