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需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及夜尿增多。与慢性前列腺炎相似,但前者前列腺体积增大,直肠指检可触及光滑增大的腺体。影像学检查显示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尿流率检测呈下降趋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体积通常正常或轻度增大,且伴有会阴部疼痛或不适。
2.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尿急、尿频为主要表现,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重叠。但前者无前列腺压痛,尿常规及前列腺液检查无异常。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逼尿肌过度活动,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动力学通常正常,且伴随盆腔疼痛症状。
3.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以膀胱壁纤维化和尿频、尿急、盆腔疼痛为特征,易与慢性前列腺炎混淆。但前者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出血或溃疡,尿检可能发现无菌性脓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镜检查无异常,疼痛多集中于会阴或睾丸区域。
4.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核常伴随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如附睾结核或肾结核。前列腺液检查可能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影像学可见前列腺钙化或空洞形成。慢性前列腺炎无结核感染证据,疼痛症状较结核更局限,且无全身结核中毒表现。
5.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出现排尿困难或骨痛。直肠指检可触及坚硬结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慢性前列腺炎无结节性改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通常正常,疼痛为炎症性而非占位性。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治疗过程中需关注症状变化,必要时调整方案。长期管理应注重生活习惯调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久坐及过度劳累。定期随访有助于评估疗效及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