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聋可选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供应,缓解内耳缺血缺氧状态。常用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丹参酮等,能减轻耳蜗毛细胞损伤,延缓听力下降进程。部分药物需长期服用,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2.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可促进神经纤维修复,增强听觉传导功能。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补充后有助于改善耳鸣、听力模糊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液浓度,避免过量摄入。
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或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口服或鼓室注射可减轻内耳水肿,抑制异常免疫反应。短期使用需注意血糖、血压波动,长期应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4.抗氧化剂:如辅酶Q10、硫辛酸等能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耳蜗细胞的损害。老年性聋或噪声性聋患者可通过补充抗氧化剂延缓听力退化。需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服,防止出血风险。
5.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三磷酸腺苷、胞磷胆碱等可增强细胞能量供应,加速受损组织修复。适用于代谢障碍导致的听力下降,但心功能不全者慎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查听力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出现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保持低盐饮食,控制噪声暴露,避免加重内耳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