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怎么退的快

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饮食调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退得快。具体分析如下: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使胆红素发生结构异构,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一般采用蓝光照射,将新生儿置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部、肛门用尿布遮盖,其余部分裸露。光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体温、箱温,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辅助退黄。例如应用肝酶诱导剂,像苯巴比妥,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的活性,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从而促进胆红素的代谢。还有一些中药制剂,如茵栀黄,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但使用茵栀黄可能会引起宝宝腹泻等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使用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黄疸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3.换血疗法:换血疗法主要用于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等严重黄疸情况。换血可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同时可纠正贫血、改善携氧能力,防止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换血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测,包括血型匹配、换血速度、出入量平衡、生命体征监测等。换血后也需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

4.饮食调理:对于成人黄疸患者,饮食调理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肝脏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如新鲜的水果橙子、草莓等和坚果杏仁、核桃等。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像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要避免饮酒和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影响黄疸的消退。

5.积极治疗原发病:很多黄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病毒性肝炎、胆管结石等。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是黄疸消退的根本。例如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肝炎的类型甲肝、乙肝等进行抗病毒、保肝等治疗。如果是胆管结石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的黄疸,可通过手术或内镜下取石等方法解除梗阻,使胆汁能够正常排泄,黄疸自然就会逐渐消退。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黄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胆红素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腹痛、高热等,应立即就医。

2025-01-06 浏览 3
相关文章

黄疸15天还没退

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黄疸15天还没退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宝宝快满月黄疸还没退是怎么回事

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宝宝快满月黄疸还没退可能是由于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或药...

茵栀黄喝几天黄疸会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茵栀黄喝多久黄疸会退没有一个确切的天数,一般来说可能需要3-7天左右,但不同个体...

大人黄疸怎么退的快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大人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病因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较快消退。具...

体质性黄疸怎么退黄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体质性黄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光照疗法、血浆置换、中医治疗退黄。具体分...

退黄疸的药有哪些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黄疸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需要对黄疸进行病因学的检查、鉴别诊断,常见的类型有肝前...

肝硬化引起的黄疸怎样退黄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硬化引起的黄疸退黄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中医治疗、生活方式改善...

大人黄疸吃哪种药会退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人黄疸可以服用茵栀黄颗粒等药物来退黄。茵栀黄颗粒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其...

吃茵栀黄几天能退黄疸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吃茵栀黄后黄疸消退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可能需要3-7天左右开始见到效果,但完全消...

双歧杆菌退黄疸多久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双歧杆菌辅助退黄疸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可能需要1-2周左右,也可能会因黄疸的严重...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杏林普康

客服电话:0756-7770907  客服微信:yswx066 客服邮箱:kangpuyun@xinglinpukang.com © 2025, XINGLINPU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116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全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在线预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