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的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常用中药包括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这些药物通过温补肾阳、益精填髓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具体用药需结合体质和症状,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肾阳虚多因先天不足、久病耗伤或年老体衰导致肾阳亏虚,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等。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虚兼水肿者,含附子、桂枝温阳化气;右归丸侧重填精补血,适合阳衰精亏;桂附地黄丸则偏于阴阳双补。中成药外,食疗可选用羊肉、韭菜、核桃等温补食材,艾灸关元、命门穴也有辅助作用。需注意肾阳虚与肾阴虚症状相反,后者潮热盗汗,误用温阳药会加重病情。
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避免过度劳累或熬夜耗伤阳气。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附子类方剂,防止燥热伤阴。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温补药。若服药两周无效或出现口干、便秘等热象,需及时停用并复诊调整方案。长期肾阳虚可能影响生殖、代谢功能,建议结合运动如八段锦增强体质,冬季尤其需保暖防寒。中药起效较慢,需耐心调理,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或混合服用多种补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