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水肿是指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内水分异常积聚,引发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状态。常见病因包括缺氧缺血、感染、产伤或代谢异常等,临床表现为前囟膨隆、嗜睡、惊厥或呼吸不规则等,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脑损伤。
新生儿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复杂,主要与血脑屏障功能不全、脑血流调节障碍或细胞代谢紊乱有关。缺氧缺血是最常见诱因,如分娩时窒息可能导致脑细胞能量衰竭,钠泵功能障碍引发细胞内水肿。颅内出血或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可直接损伤血管通透性,导致水分渗入脑组织。早产儿因脑血管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继发水肿。诊断需结合头颅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同时监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治疗需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是基础,必要时需机械通气。控制惊厥可选用苯巴比妥等药物,降低颅内压需谨慎使用甘露醇并监测尿量。感染引发者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护理中应避免剧烈晃动头部,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方式。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肌张力及喂养情况,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遗留运动障碍或认知缺陷,早期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