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黄体囊肿并非肿瘤,而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囊肿。黄体囊肿通常在排卵后形成,由黄体持续存在或囊性扩张引起,属于功能性囊肿的一种。这类囊肿多数会自行消退,属于良性病变,与肿瘤有本质区别。
黄体囊肿的形成与女性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排卵后,卵泡壁细胞黄素化形成黄体,若未受孕,黄体通常在月经前退化。但有时黄体内液体潴留或出血,导致囊肿形成。黄体囊肿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多数无症状,少数可能引起轻微腹痛或月经异常。极少数情况下,囊肿破裂或扭转可能导致急腹症,需及时就医。与肿瘤不同,黄体囊肿不会无限增殖或转移,且无恶变倾向,通常通过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发现黄体囊肿后无需过度紧张,但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其变化。若囊肿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迅速增大或伴随严重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妊娠期女性出现黄体囊肿属正常现象,但需警惕破裂风险。避免剧烈运动可降低囊肿扭转或破裂概率。若出现突发性下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黄体囊肿的治疗以保守观察为主,必要时可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但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