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热虚实表里鉴别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用于分析疾病的性质、病位及正邪关系。通过辨别寒热、虚实、表里,能够明确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寒热反映疾病的性质,寒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等,热证则见发热口渴、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虚实指正邪盛衰,虚证多因气血阴阳不足,如气短乏力、脉弱;实证由邪气亢盛引起,如胀痛拒按、脉实。表里区分病位深浅,表证常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病位较浅;里证多涉及脏腑,如腹痛泄泻、咳嗽气喘。
鉴别时需综合四诊信息,避免片面判断。例如,寒热可能并存,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常相互转化,久病多虚,暴病多实。表里传变需动态观察,表证未解可能入里。舌脉是重要参考,但需结合症状整体分析。体质、病程、治疗史等因素也会影响辨证,需灵活运用八纲辨证,不可机械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