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度正常范围通常为远视+1.00D至+2.00D,近视不超过-0.50D,散光小于1.00D。若超出此范围,需警惕屈光不正风险,如近视、远视或散光。
预防儿童屈光问题需从生活习惯入手。确保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自然光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长,每20分钟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后,远眺20秒。保持30cm以上的阅读距离,避免趴着或躺着看书。饮食上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定期进行视力筛查,3岁起每年检查一次屈光度,建立视力档案便于追踪变化。
治疗需根据具体屈光类型。确诊后需遵医嘱配镜,框架眼镜是常见矫正方式,需全天佩戴并定期复查调整度数。角膜塑形镜适用于近视控制,但需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弱视儿童需遮盖疗法联合屈光矫正。注意避免过度依赖眼药水或所谓视力康复训练,此类方法缺乏科学依据。电子设备使用需严格限制,学龄前儿童每天不超过1小时。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避免直射或过暗环境。发现眯眼、揉眼、歪头等异常行为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