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外耳道炎能否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免疫力。轻度炎症可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或反复发作的情况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并发症或转为慢性。
弥漫性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潮湿或局部刺激引起。早期症状如瘙痒、轻微疼痛时,部分患者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掏耳等措施可能逐渐好转。但若出现明显红肿、流脓或听力下降,提示感染加重,需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免疫力较低者或糖尿病患者更易进展为恶性外耳道炎,甚至累及颅骨,此时不治疗风险极高。
日常需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耳道进水,勿用棉签等硬物清理耳垢。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发热或耳周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遵医嘱使用滴耳液,切勿自行停药。慢性外耳道炎患者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