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发生后,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2周内,尤其是前7天效果更显著。越早开始高压氧治疗,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大。若超过1个月未干预,治疗效果将明显下降。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毛细胞缺氧损伤。临床数据显示,发病3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效率可达70%-80%,而延误至2周后有效率降至50%以下。治疗需连续10-20次,每次90分钟,压力维持在2.0-2.5个大气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减轻或眩晕缓解等先兆改善,但听力恢复需持续评估纯音测听结果。合并糖尿病或血管病变者更需把握黄金期,因内耳血管对缺氧耐受性更差。
治疗前需排除气胸、严重肺气肿等禁忌症,避免氧中毒风险。治疗期间禁止吸烟或接触火源,高压舱内需穿着纯棉衣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或耳压不适,通常2小时内自行缓解。需同步配合激素、扩血管药物等综合治疗,单独使用高压氧效果有限。孕妇及幽闭恐惧症患者需谨慎评估适应症。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听力,避免噪音暴露或过度疲劳,防止病情反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毛细胞坏死,最终需依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