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确实可能引起发烧。当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并引发炎症反应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上调设定点,从而出现发热症状。发热是泌尿系感染常见的全身反应之一,尤其在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中更为典型。
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与感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或尿道炎多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较少见或仅为低热。而上尿路感染因涉及肾脏实质,炎症反应更剧烈,常伴随高热体温超过38.5℃、寒战、腰背部疼痛等全身症状。病原体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产生的毒素或直接侵袭组织可激活免疫应答,促使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释放,进一步加重发热反应。若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进展为脓毒症,导致持续高热甚至危及生命。
出现泌尿系感染伴发热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但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发热期间应多饮水促进排尿,同时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这类群体感染易进展为重症。日常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并控制基础疾病以减少感染风险。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