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后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优先选择米汤、稀粥、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高糖及刺激性食物。腹泻期间肠道功能较弱,需减轻消化负担,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腹泻后初期可给予米粥、面汤等温和食物,逐渐过渡到软烂的面条、土豆泥等低纤维食物。苹果泥、香蕉等富含果胶的水果有助于收敛肠道,但需避免高糖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恢复期可添加蒸蛋、瘦肉末等低脂蛋白质,但需少量多次进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口服补液盐是预防脱水的关键,可替代普通饮用水。
注意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豆类等易产气食物可能加剧腹胀。乳制品除酸奶外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需谨慎食用。观察排便次数和性状,若持续水样便、发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家庭自制补液盐需严格按比例调配,避免浓度不当引发电解质紊乱。餐具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恢复饮食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进补,以免诱发反复腹泻。